“立体的女性角色非常少见,在多数本子里,女性角色还是一个依附 、帮衬一样的存在。”剧本杀写作者周琨说。周琨解释,从数量上来看,多数本子设置为3男2女,有的本子甚至会出现4男2女这样的配置,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女性在故事中常是被边缘的角色。周琨提到前两年的口碑本《鸢飞戾天》,剧本中的女主角从故事开头到结尾都是一个等待 玩家拯救自己的角色,没有任何主体性,更别提成长。一位创业公司的女老板玩过这个角色后,曾对周琨抱怨角色的单一。也因为女性角色在权力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在设置凶手时,剧本作者往往会选择把她设置成凶手——增加边缘角色的体验感。此外,与女性相关的线索也以爱情线和三角关系为主,书写女性间高贵友谊的本子是少数,女性角色在多数本子里只是用尽一生为爱“撕X”。若涉及到凶杀案,常见的设置是死者伤害了她身边的某个人,这个人通常是父亲,或是爱人——她是为 复仇。在越来越多女性获悉父权社会制本质的当下,强调女性作为恋人、妻子和母亲的 附属身份的剧本,很难不引起女玩家的反感。像李杨然,张言言等对剧本杀有所反思的玩家仍是少数。但即使有所批判,谁又能拒绝剧本杀呢?结束游戏时已是深夜,北京高楼残余的灯光看来疲惫,路灯氤氲,把张言言形单影只的身影拉得很长。初秋的晚风已经很凉了,在路边裹紧衣服等车时,她突然有一丝悲伤,“这个城市里没有属于她的故事”。一场剧本杀178元,超过凌晨12点后还要多支付30元的“修仙费”,晚间打车回家56元。为这场幻梦,张言言支付了264元,“有点贵,但值得。”

如果说剧本杀进入国内市场后经历了爆发性发展,那么现在的剧本杀正处于试探性发展的阶段。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 " 剧本杀 " 相关企业超 6500 家,且仍保持上升趋势。然而又有数据显示,仅 2021 年上半年,有近 1000 多家相关门店被关闭。 如此割裂的现象背后,是剧本杀行业的 " 疯狂内卷 "。发展至今,剧本杀的新鲜感已经所剩无几。为了吸引玩家,店家开始着眼于面积越来越大的实景搭建,又或是 360 度环绕投影、VR 眼镜和玩家换装应有尽有;剧本发行商则看重大 IP 改编,例如 2019 年由电视剧《庆余年》改编的剧本杀,首发后不过几天便收到了来自 2700 个城市的发行意向。 除此之外," 剧本 +" 模式、线上线下交流融合等创新都反映出剧本杀从业者对于在行业站稳脚跟的渴望。但在创新背后,也暗藏着居心叵测的恶性竞争。 2021 年 9 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表文章,指出个别剧本杀宣扬暴力、灵异等低俗内容,引发公众担忧。除此之外,剧本杀行业中盗版剧本泛滥、版权意识低下、游戏时间不断拉长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剧本杀复盘答案 为了博取眼球,商家和资本方绞尽脑汁,却不知不觉间搅浑了这淌水。剧本杀的市场乱象不仅消耗了群众的好感,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22 年 4 月,文旅部等部门研究起草《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明确经营底线红线,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这一举措正预示着,如果剧本杀行业不正视发展问题,、不改正行业态度,等待剧本杀的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 就像七十年代的舞厅狂欢、千禧年代的网吧上网,如今的剧本杀同样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娱乐方式,在看到它带来的社会效益时,也应看到剧本杀对于良性发展空间的需要。相信监管力量的加入,能扶持剧本杀走向发展的道路。 3月的天,上海领先于全国,正式将剧本杀管理纳入到了地方法规,其首张受理通过并制作完成的剧本杀企业备案登记证明已于当日一早在宝山区发出。新生的剧本杀行业在规范化运营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在过去两年,剧本杀已然是国内年轻人为潮流的娱乐项目之一。很多媒体将这种娱乐方式称之为社交新宠。 这样一个源自欧美的角色扮演推理游戏,经过知名网络综艺加持和社交平台推广,一经推出,便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玩家。一位90后游戏行业从业者在接受我们采访时透露,尽管他工作繁忙,2021年还是玩了70多个剧本。 他的工作和住所都在西二旗——这是北京知名互联网聚集地之一,互联网公司很多,但休闲娱乐场所较少。为了玩剧本,他会在平时下班后打车前往望京、双井、高碑店等区域的剧本杀门店,有时光打车费用就超过100元,高峰时期车程甚至超过1小时。一场线下剧本杀游戏时长一般在4小时左右。 如果将路程、吃饭以及队友迟到的时间都计算在内,单次为剧本杀花费的时间很可能超过6小时。剧本本身游戏时长再长一点的话,意味着休息日在剧本杀店从中午待到晚上。对深度玩家而言,一年玩四五十个剧本稀松平常,这相当于平均每周都有在玩剧本杀。 玩家真金白银的热爱促成了剧本杀行业的火爆,这直观地体现在线下门店数量增长上。据《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2019年全国剧本杀门店数量由2400家增长到了1.2万家,2021年已经突破3万家。 调研机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以36.1%的投票率位列第三,仅次于看电影和运动健身。问题在于,盗版、涉黄、涉暴等监管风险之外,面对越来越多的同质化门店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剧本,玩家的热爱还能持续多久?

清华大学博士生、Chinese DIGRA(中华电子游戏研究协会)副主席刘梦霏曾在调研中得出结论:能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游戏,一定是强社交中的强竞技。对社群来说,剧本杀提供了一个和世界连结的合法理由,创造了社交的需求。强竞技意味着游戏中的大家并在一块儿共同“完成”什么,而是要在游戏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此后,李杨然陆陆续续打了30多个本,频繁时一周打6个本,每天下班后都去玩剧本杀。让他沉迷的,除了唾手可得的互动,还有互动中包含着的“冲突”和“引战”。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在剧本杀中,现实世界的规范、法则和道德约束通通失效,玩家按照游戏的、快乐的原则宣泄着“冲突”和“矛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李杨然偏好深沉阴暗,心机缜密的反派角色,每每打完充斥着欺骗、算计、伤害和暴力的剧本后,他郁闷压抑的情绪总会一扫而空。而这种情绪,在现实社会中是李杨然作为初入职场的小职员的常态。李杨然工作的小创业公司,在他看来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混乱,没有奖励却总是惩罚,上级带来的压迫感强。“总是给员工制定奇怪的kpi,比如规定具体到每的工作指标,老板还总爱讽刺挖苦,想一出是一出。老板娘明明不是员工却经常插手我们的工作,时不时砍掉一两个在做的项目……”提到在公司的不愉快,他滔滔不绝。

梦里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剧本角色的关系错综复杂。配合着剧本杀店里的灯光氛围和背景音乐,虚构的梦境比现实的世界更加引人入胜。不同的梦境有着不同的情节,梦里的我或许正经历着一场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或许正享受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剧本构建起来的梦境里,我们可能是一个亲和力的人,周围有着许多的亲朋好友。也有可能是一个坏人,出于嫉妒或仇恨等负面情绪而作恶多端。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大梦初醒时,才发现我们是在现实的世界中,玩了一场剧本杀。它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光怪陆离的梦境,有时候是美梦,有时候是噩梦。我们在薄薄的几页剧本间,短短的一场剧本杀游戏中,戏梦人生。二 圆梦在现实的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当权衡利弊地做出一个选择,便意味着我们有可能会错过其他的选项。所以我们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畏手畏脚地前行着,对于心之所向,往往不敢放开地去追逐。可当在剧本杀描绘的梦中闯荡的时候,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不管在梦里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都可以在剧本结束的一刻地回归到现实。

点击查看搜【聚狼剧本杀】获取复盘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