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工程预算计价依据,是用以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资料的总称。包括工程造价定额、工程造价取费费率、造价指标基础单价、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各有关工程造价的经济法规、政策等。工程造价的控制及预算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工程预算水平的有效策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建筑施工的工程预算是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建筑工程实施预算估计。首先,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对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作出详细计划。譬如,劳动应用的进展以及消耗物化劳动力的基本状况等;其次,对工程基本货币的标准和由设计到工程竣工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类的费用文件等进行明确。工程不同工期的造价情况可通过工程预算直接反应出来,对其进行细致研究,为合理的施工投资奠定基础,是广大建筑企业进行核算、分配、监督、管理等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的预算图是在理想状态下,对施工图预期计划、原材料的设定以及金额等内容进行编制设计的产物。首先,由于编制情况的不同,得出的政策调整、材料价格、工程实施等记录也会存有差异,对工程预算的整体情况产生影响;其次,工程编制的准确情况也会对工程预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在工程施工阶段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变化,材料价格也会有所变动。此外,施工材料的不同,也是影响预算的重要因素。

工程预算计价的依据 1)工程预算定额:A预算定额B概算定额; 2)造价指标:A概算指标;B投资估算指标;C万元指标; 3)取费定额:A其他直接费定额;B现场经费定额;C间接费定额;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E建筑安装工程计划利润率; 4)工期定额:A建设工期;B施工工期; 5)基础单价:A劳动力的单位价格:B材料单位价格;C施工机械台班单价;D设备费单价; 6)工程预算指数; 7)有关工程预算的经济法规政策。

前期工程预算审计 审查项目立项合理性,重视前期工作管理,对投资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主要审查工作如下: 1.决策程序 重点审查决策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2.项目建议书 审查编制的规范性,理想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3.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查内容完整性和结果合理性,以及论证是否合理、严谨。 4.投资估算 对投资估算使用的资料、数据、指标合理性进行研究。 5.建设用地 审查征迁用地是否得到相关部门批准,以及补偿安置费用的落实情况。

工程预算的审核依据主要包括: 1、 有关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施工图设计项目一览表、各专业施工图设计图纸和文字说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3、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预算定额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费用计算规则及取费标准。 6、预算工作手册或建材五金手册。 7、地区人工工资、材料及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8、当地工程建设造价信息或市场价格。 9、建设场地中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

点击查看集贯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