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工程预算计价依据,是用以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资料的总称。包括工程造价定额、工程造价取费费率、造价指标基础单价、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各有关工程造价的经济法规、政策等。工程造价的控制及预算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工程预算水平的有效策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建筑施工的工程预算是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建筑工程实施预算估计。首先,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对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作出详细计划。譬如,劳动应用的进展以及消耗物化劳动力的基本状况等;其次,对工程基本货币的标准和由设计到工程竣工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类的费用文件等进行明确。工程不同工期的造价情况可通过工程预算直接反应出来,对其进行细致研究,为合理的施工投资奠定基础,是广大建筑企业进行核算、分配、监督、管理等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的预算图是在理想状态下,对施工图预期计划、原材料的设定以及金额等内容进行编制设计的产物。首先,由于编制情况的不同,得出的政策调整、材料价格、工程实施等记录也会存有差异,对工程预算的整体情况产生影响;其次,工程编制的准确情况也会对工程预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在工程施工阶段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变化,材料价格也会有所变动。此外,施工材料的不同,也是影响预算的重要因素。
工程预算设计部门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工程预算项目的设计单要严把质量关,保证所提交的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质量;
2)应当明确职责并与奖金挂钩,发挥绩效的积极作用;
3)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技术骨干,通过请专家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参观设计的工程、定期组织工程设计评比等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工程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按照工程的建设阶段不同,工程造价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1)投资估算造价――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2)概算造价――初步设计阶段;
(3)修正概算造价――技术设计阶段;
(4)预算造价――施工图阶段;
(5)合同价――工程招投标阶段;
(6)结算价――合同实施阶段;
(7)实际造价――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预算清单控制的主要措施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影响预算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涉及方案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切实加强对于工程项目财务部门的管理,并从而进一步建立与相关部门配合工作的关系,能够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系统的监督部门,有效地实施对整个施工和管理过程的控制、调节与良好的预算。在这里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的预算过程都是在施工之前进行的,因此相关方面的市场价格以及 政策都有可能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预算偏差实际上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还是需要针对于这样一种状况建立一个完善的检督体系来,从而能够随时根据市场以及政策动态来对价格管理系统进行及时地更新和修改,尽可能保证整个预算方案与施工本身的同步性。经济措施。一项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根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赢利,因此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当中也会多方面地涉及到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在一个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当中要实现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控制,对其实施一定的经济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工程预算的计算是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为复杂的过程,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预算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循工程量的计算原则,结合其他工程,统筹兼顾。,计算顺序的合理性。要依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内后外。分部工程顺序则要先从混凝土工程中抽取钢筋,再依照砌体、楼地面、屋面、装饰、零星工程的顺序来计算。第二,计算项目确定的合理性。要相对应地把原始数据与相应部位进行标注,要完整且准确地填写名称,对分布在不同部位的相同做法也要分别地进行标注,为后期的核对减少麻烦。准确的套用定额。工程量计算完并核对之后,用所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的单位估价表的定额基价,相乘、累加,得出来的就是分项工程量的合计。在使用定额之前,首先要地了解总工程、分部工程的情况,掌握编制的使用范围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