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季度,全国生铁、粗钢、钢材生产同比增长10%左右,由于进口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钢铁行业效益明显下降。“扩张的风险仍然存在,值得全行业高度警惕。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产能扩张的冲动、‘地条钢’想死灰复燃、部分企业上电炉的意愿很强,如果再出现新一轮产能严重过剩,不仅会影响到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甚至会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9年 次息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如是指出。
防止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的,还有煤炭产业。《2019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显示,2019开展巩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成果专项督查抽查,将对2016~2018年去产能煤矿实施“回头看”,确保财政和审计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到位。
因为供需关系变动,铁矿石生产企业在黑色系产业链上游的议价能力有所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铁矿石可以“为所欲为”,目前庞大的废钢市场或可抑制铁矿石价格上涨。
废钢和铁矿石可以说是黑色系原材料“两兄弟”,具有此消彼长的负相关性。若铁矿石价格上涨,钢企则倾向回收废钢冶炼。
钢铁业内将地条钢比作“地沟油”,因其属于劣质钢。但随着近几年针对地条钢的打击力度加大,废钢供应量陡增,废钢比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朱军红提供了一组数据,在钢铁产量增长的同时,废钢比大幅,从2015年的15%上升至2018年的24%。
“废钢产量增大,长远看,铁矿石价格不会一直这么高。2018年,集团添加废钢的数量在增加。”杨海峰称,集团这两年通过废钢增产的幅度很大。所以,在他看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废钢,这利于抑制铁矿石进口。
当前,去产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相关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更加彰显去产能的决心。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
《2019年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明确规定,建立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的长效机制。市场监管、土地、环境、、海关等执法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的有效办法和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严禁新增产能。严把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关,禁止各地以任何名义备案新增钢铁冶炼产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