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准备了碳纤维布品质放心产品的全新视频介绍,视频中的每一帧,都是产品的真实写照
以下是:碳纤维布品质放心的图文介绍
辛普顿有限公司合作理念
团队至上 互为主次
辛普顿有限公司把团队精神奉为员工合作的核心,但在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实施过程中,每个员工无论职务大小,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直述自己的意见,而在具体事情的实施上,所有的员工都是你的配合者,从而使公司的发展更,目标更明确。
华尔网碳纤维布/碳布加固施工流程华尔网碳纤维布/碳布加固补强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施工资质。施工必须遵循下列工序进行。1、施工准备2、混凝土表面处理3、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4、配制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5、粘贴碳布/芳纶布6、表面防护华尔网碳纤维布/碳布系统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混凝土表面处理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3、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按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在树脂表面指触于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4、配制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5、粘贴华尔网碳纤维布/碳布/芳纶布①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布/芳纶布;②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构件;③沿着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布/芳纶布;④碳布/芳纶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6、表面防护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华尔网碳纤维布/碳布/芳纶布之间有可靠的粘结。华尔网碳纤维布/碳布施工和注意事项1、碳布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布/芳纶布的弯折。3、碳布/芳纶布配套树脂的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良好。5、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华尔网碳纤维布适配华尔网JGN-101碳纤维胶该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性鉴定技术规范》中A级胶的技术指示要求。华尔网碳纤维布适配华尔网JGN-101碳纤维胶环保性能本产品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8),三苯含量远远小于技术指标。应用范围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梁、柱、板、墙等构件及铁路、公路桥梁、隧道、高架通路、烟囱构筑物的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施工工艺:砼表面磨平→涂浸渍胶→找平砼面→贴碳纤维布→养护、修饰1、基层要求:必须平整、坚实、无杂质,修补胶已经硬化,且表面干燥,没有水、冰霜等。2、调胶:依用量,准确称量甲、乙组分,充分搅拌均匀。调好的胶应在适用期内完成。3、涂刷浸溃胶:将浸渍胶直接涂刷到混凝土基层上,混凝土表面应含胶饱满。硬化后进行下一道工序。4、粘贴碳纤维(1)用硬毛刷将调好的浸渍胶均匀地涂刷到粘结面上,胶量必须充足、饱满。涂刷量约300-500g/㎡(2)将裁好的碳纤维布贴于混凝土粘贴面,使用硬橡胶棍或塑料刮板往复碾压,促使碳纤维平直、延展、粘合剂充分渗透。碳纤维布长向上接头搭长度应为10-20cm.(3)在碳纤维表面涂刷胶液,继续往复刮涂碾压赶出气泡,使胶均匀覆盖碳纤维布。涂刷量约为200g/㎡(4)静置1-2小时至指干,重复碾压因碳纤维浮起或错开可能引起的气泡、粘结不实等。(5)多层粘贴,应静置2小时后可重复以上操作。(6)胶体固化后,必须在被粘贴的碳纤维表层上再涂刮一层胶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华尔网碳纤维布适配华尔网JGN-101碳纤维胶注意事项1、常温浸渍胶冬用时固化时间较长;冬用浸渍胶夏季用时固化时间较快2.一次配角不宜过多,随配随用3、雨、雪、霜、雾天气不得进行户外施工4、个别人群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配胶及施工应保证在通风环境下进行,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误入眼睛立即清水冲洗,就近就医。
华尔网碳纤维布也称作:结构碳纤维布 、碳布华尔网碳纤维布用于抗震补强工事的材料华尔网碳纤维布在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率的同时,更拥有自重轻和耐久性的特征。从早航空、宇宙关联器材的应用开始,到体育用品和机械产业的用途,近年,作为混凝土构造物补强材料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在高速公路、铁道桥和桥的桥墩、隧道、建筑物的抗震补强工事中。荷载增大 改善结构状态1. 商业建筑的使用荷载增大 1. 减少变形2. 桥梁车辆吨位增加 2. 降低原有结构应力3. 工业建筑中重型设备的安装 3. 裂缝补强4. 振动结构5. 改变建筑功能抗震加固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柱子 1. 改变墙、柱位置2. 加固砌体墙 2. 开楼板洞3. 加固梁板华尔网碳纤维布加固场景华尔网碳纤维布加固场景(4张)结构受到损害 纠正设计或施工失误1. 建筑中材料老化 1. 配筋不足2. 钢筋锈蚀 2. 构件截面不足3. 车辆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