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相关的造价内容。
(一)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济评价;
(二)工程概算、预算、竣工结(决)算、工程量清单、工程招标标底(或度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
(三)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问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
(四)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工程预算控制;
(五)工程经济纠纷的鉴定;
(六)与工答程造价业务有关的其他事项。
工程预算员的学习,包含三个步骤:
1、首先要学会识图:水、电、暖通、消防工程的图纸识图;
2、学习算量,软件算量+手算
工程预算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突发的事情,这就需要造价管理者要具有动态监督的观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补救措施。但是我国目前的造价管理是定额管理,是以事先确定好的造价要求为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就忽视了时间的动态性,造成了经济和技术的分离,使得造价控制呈现不合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竞争也愈加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影响了相关施工材料的定价,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企业为了中标不惜压低价格,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发展,不免会冲击了正常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进行。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只要以工程价款的结算为主要目的,因此只注重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的造价管理,经常会忽视对投资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这样不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对工程造价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
工程预算编制的流程:
1.预算部经办人根据招标谈判约定条件,结合公司前期合同样本起草合同草案(技术质量及工期指标由工程部提供),该草案内容是经施工单位认可的内容。
2.将合同草案交律师审阅。
3.施工单位工程预算签字盖章后的合同,签交与律师审核见证。
4.合同经办人、工程预算主管、总经理助理签字认可。
5.甲方总经理签字,并盖合同专用章。
前期工程预算审计
审查项目立项合理性,重视前期工作管理,对投资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主要审查工作如下:
1.决策程序
重点审查决策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2.项目建议书
审查编制的规范性,理想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3.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查内容完整性和结果合理性,以及论证是否合理、严谨。
4.投资估算
对投资估算使用的资料、数据、指标合理性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