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滤料之所以在全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异性能,这一优异性能使它具有了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作用。这些优异性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密度小、质轻
陶粒滤料自身的堆积密度小于1100kg/m3,一般为300~900kg/m3。以陶粒滤料为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密度为1100~1800kg/m3,相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30.5~40.0Mpa。陶粒滤料的较大特点是外表坚硬,而内部有许许多多的孔。这些孔赋予陶粒滤料质轻的特性。200号粉煤灰陶粒滤料混凝土的密度为1600kg/m3左右,而相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的密度却高达2600kg/m3,二者相差1000kg/m3。
1、工艺特点
在生物反应器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滤料,作为生物膜增长的载体。污水由上至下或由下往上飘过滤层。在滤层下部鼓风曝气,使污水中的物与生物膜进行生化反应,同时起到物理过滤作用,定期用水和空气由下而上对滤料反洗使滤料得到清洗,维持设备正常运行。
2、结构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与普通生物滤池类似,它由滤池池体、滤料层、承托层、布水布气系统、反冲系统、出水系统、管道系统组成。滤池有圆形、方形和矩形。
3、滤料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黏土陶粒和页岩陶粒,粒度一般为3~6mm,黏土陶粒4.89m2/g,页岩陶粒比表面积3.99m2/g。
4、滤池性能
进水浓度COD允许达到1000~1500mg/L,不会产生滤池厌氧现象。BOD负荷可高达6kgBOD/(m3*d)。出水SS、BOD可保持在10mg/L以下,COD可小于60mg/L,动力消耗0.3kw/t,占地面积是活性污泥法或接触氧化法的1/10~1/5。
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于在生物膜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水层,曝气生物滤池水中的有11机物被生物膜所氧化(其浓度要比滤池进水中有11机物的浓度低很多),当废水在滤料表面流动时,有11机物就会从运动着的废水中转移到附着在生物膜表面的水中去,被生物膜所吸附。空气中的氧通过水层而进入生物膜。 一般曝气使用的陶粒滤料都是生物陶粒,轻质陶粒由于孔隙率和硬度都没有生物陶粒好,挂膜作用还是生物陶粒。
污水处理用陶粒滤料定义
根据《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CJ/T-2008),水处理陶粒滤料是指用黏土、粉煤灰、页岩等材料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方,成形后经高温烧成陶质的颗粒产品。陶粒表面坚硬、呈球形颗粒状,具有发达的孔和大比表面积、孔隙率高,从而截污能力强、滤速高。根据用途的不同,水处理用陶粒可分为给水处理滤料和污水处理滤料两种。
(1)人工陶粒滤料不应使滤后水产生有毒、有害成分;
(2)人工陶粒滤料的粒径范围一般为0.5~9.0mm,确定的陶粒滤料粒径范围中,小于小粒径和大于大粒径的赁均不应大于5%。
①给水用陶粒粒径:给水用陶粒粒径为1~2.5mm,其中大于2.5mm粒径的筛余量≤5%,小于1.0mm粒径的筛余量≤5%;
②污水处理陶粒粒径:污水处理陶粒粒径为2~4mm、3~6mm、5~8mm、6~9mm,同时应满足标准的有关要求。
陶粒滤料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含泥量、盐酸可溶率、空隙率与比表面积的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