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 辽宁葫芦岛800kw发电机出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公司主营 辽宁葫芦岛800kw发电机出租等。公司汇集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销售团队,为终端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与合作。公司坚持:顾客至上,诚信经营“的宗旨,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客户产品的竞争力。公司愿与国内外新老朋友携手合作,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共创价值,共创美好的未来!
一、柴油发电机房防雷接地总体要求
(1)发电机房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点应满足机械强度和电气连续性的要求。
(2) 柴油发电机组工程共用接地装置应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3) 柴油发电机组工程接地干线应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 16mm2。接地干线应在构筑物内明敷,并应与地下箱体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
(4) 柴油发电机组工程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按其中小值确定。
二、发电机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②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大于 1Ω。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的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
(3) 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25mm2。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敷设至接地体。
(4)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4mm2。
(5) 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 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 PE)相连。
(6) 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灾应急广播、对讲通信等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柴油发电机组工程直击雷非防护区( 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 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7) 柴油发电机组工程消防控制室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柴油发电机组工程区域报警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予板。
维曼发电机租赁
660MW!世界首台汽轮机高位布置发电机组投运
12月23日16时16分,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华北院、东电一公司、西北电建参建的国华锦界电厂煤电一体化项目三期扩建工程5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世界首台汽轮机高位布置发电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来源:公众号“中国能建” ID:ENERGY-CHINA)
项目位于陕西神木锦界工业园内,是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 “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电源启动点。
项目分四期建设
一期、二期
一、二期4台60万千瓦空冷机组和所配套的年产1800万吨煤矿已于2008年建成投产
三期
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
四期
规划建设2台100万千瓦机组
技术亮点
作为EPC总承包方,西北院创新设计、建设理念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为项目赋予丰富的科技内涵
1
世界首创汽轮机高位布置
西北院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汽轮机高位布置技术,高位布置方案将汽轮机位置从常规的13.7米到65米高度,减少四大管道用量30%、排汽管道40%。
2
世界首例整体框架弹簧隔振汽轮机基座
项目采用世界首例整体框架弹簧隔振汽轮机基座,将主厂房框架与汽轮机基座联合布置,大大缩短了工期,也使工艺管道布设更加灵活。
3
世界首例“八机一控”智慧电厂
项目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八机一控”控制方式,将一期、二期、本期以及未来四期的八台机组通过一个控制中心控制,有效节约了场区用地面积,为多机组电厂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控制运行模式。
项目进行全厂一体化设计,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互,设置了全厂智能诊断中心,对八台机组的主机和主要辅机采用了可视化的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诊断系统。
此外,项目采用一键启停控制系统,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规范了机组启停操作程序,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性,提高了机组启停运行的经济效益。
4
实践“碳中和”的示范电站
该项目为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全流程示范燃煤电站,在国内率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获得了 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5
低于燃机排放标准的燃煤电厂
项目采用静电除尘器、石灰石-湿法脱硫装置等,排放浓度均低于 燃机排放限值,达到了国际 水平。
管理亮点
项目以争创“ 优质工程金质奖”为目标
坚持“科学、系统、经济、环保”的创优理念
01
多维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工地
项目在建立了人员实名管理的智能门禁、全厂视频监视、全厂广播、环境实时监测、车辆测速、特种设备智能管理等六大系统多维数据融合、共享联动的数据平台,对项目工地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项目部实现了节省人力、管理过程留底和工程施工可视化的智能管理,将锦界三期工程打造成了专业、共享、开放、智慧的EPC智慧工地典范。
02
“三化”管理提管控效能
在引进先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的同时,锦界三期工程根据施工标段和进度,将现场划分为17个管理“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此外,项目部通过对生产监督体系和保证体系人员施行“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现场管理效能,根除了项目和管理的“两张皮”现象。
03
全过程质量管控铸精品工程
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完善升级。工程设计严格遵照法律法规规程执行,持续优化使设计指标 。项目现场建安工作重视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严格过程管理,发挥精品项目典型示范作用,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创优,促进整体工程质量创优。
为确保5号机组顺利投产,东电一公司锦界三期项目部及时调配人力、物力,应对各项试运节点工作,精心组织策划,严格系统调试,实现了5号机组按计划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锦界三期工程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
三期两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可就地转化煤炭350万吨。项目所产生的清洁电能,直送700公里以外的京津冀地区,有助于推动陕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
维曼发电机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