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介绍
马鞍山不锈钢复合板 二是强化契约的刚性执行。推行“揭指标竞聘,带契约上岗”,优化竞聘方式,明确退出底线和方式,对任期期满,全部免去职务重新竞聘;对考核结果完不成“双70”的,及时解聘,或竞聘下一层级岗位。三是推行中层管理人员聘期制。借鉴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模式,对职能部门、作业区等中层管理人员,创新推行聘期制,聘期届满自动解除聘用关系。大力推行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2021年,各级企业新聘任上岗的管理人员共2071人,其中通过竞争上岗方式聘任的管理人员1558人,占比75.23%;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515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10.34%。(四)坚持效率决定用工,推行员工管理“合同化”1.对标先进,优化总量结构一是坚持效率决定用工。以每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低于10%为目标,持续推动人力资源优化,2021年,鞍钢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56.9万元/人年,同比提高44.3%。二是健全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落实企业用工自主权,子企业在年度经营盈利和完成劳动效率指标前提下,自主编制人才引进计划。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实行“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双驱动”,公开招聘比例达到。2021年硕士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占比60%,首次实现毕业生签约率。
马鞍山不锈钢复合板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用水总量9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水重复利用率98.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取新水量同比下降3.2%,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0.7%。外排废水总量同比下降23%,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悬浮物和石油类排放量同比下降26%、14.8%、50.4%、21.8%和26.8%。废气排放总量同比上升3.9%。外排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9.5%、26%和15.1%。吨钢二氧化硫、吨钢烟粉尘和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9.8%、18.3%和12.4%。 钢渣产生量8911万吨,同比下降2.0%。高炉渣产生量23039万吨,同比下降1.1%。含铁尘泥产生量4031万吨,同比下降1.0%。钢渣利用率98.6%,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高炉渣利用率99.3%,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含铁尘泥利用率99.5%,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高炉煤气产生量971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5%。转炉煤气产生量781亿立方米,同比上升2.6%。焦炉煤气产生量528亿立方米,同比上升2.5%。高炉煤气利用率98.4%,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转炉煤气利用率98.5%,比上年同期提高0.01个百分点;焦炉煤气利用率98.4%,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马鞍山不锈钢复合板 316L不锈钢复合板 王新江从中国钢铁工业及电炉炼钢现状、电炉炼钢主流炉型和技术经济指标、电炉炼钢的优势、电炉炼钢待解决的问题、有序发展电炉短流程建议等5个方面,作《有序发展电炉短流程 促进钢铁工业低碳转型》报告。他提出有序发展电炉短流程5点建议:一是优化钢铁布局,区别鼓励短流程工艺;二是政策支持行业进行零碳电炉炼钢探索;三是政策鼓励电炉进行全废钢冶炼;四是鼓励开发原创电炉技术及设备;五是尽快研制开发电炉生产过程控制软件。李文秀在致辞时说,四家单位“强强联合”主办本次学术会议,搭建了良好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彰显了在废钢铁应用、电冶金技术等领域积累的浓厚学术氛围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气象。希望大家加强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推动废钢电炉流程发展,推动钢铁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汪殿龙在致辞时说,本次学术交流大会,是河北省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的一次高水平科技盛会,特别是对河北省科协学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省是钢铁大省,要抢抓机遇,努力提高钢铁产业特别是废钢利用和电冶金技术的科技创新水平,为构建我国废钢铁产业“一体化”和电冶金发展新格局做出贡献。
马鞍山不锈钢复合板 在重点工业园区协同开展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监测。探索建立工业园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机制,摸清二氧化碳排放家底,识别碳排放重点源,动态跟踪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省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九)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创新示范。以源头防治、节约资源、节能降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主线,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实现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多种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大幅减排,显著环境治理绩效,树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行业标杆。依法严格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选取重点园区、产业集群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探索建立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分级管理模式,简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积极探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与排污许可等制度衔接,以清洁生产审核支撑排污许可证科学核发,促进排污许可规范实施与常态管理。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加大对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企业的奖励激励和绿色金融支持。